3月7日,市委书记刘国强对我市古城墙、古建筑等文物保护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。刘国强强调,保护文物不仅是对历史负责,更是对未来负责。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做好全市重点文物保护规划,在城市改造和城市建设时要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,一定要加强对古建筑、古遗址的保护。市委副书记杨松柏,市委常委、市委秘书长邹蔚,市委常委、市委宣传部部长鞠丽,副市长马宗慧随同调研。
刘国强等市领导先对我市城区现存古城墙进行了实地查看。泸州古城墙位于江阳区城区,现仅存东、北、西三段城垣。东段包括凝光门城垣、仁和城垣、会津城垣三段,北段包括三圣城垣、大北街城垣、小北街城垣三段,西段仅存枇杷沟城垣,城垣全长1088米,除因局部自然风化,保存基本完整。1992 年,市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。2007 年,省政府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现“泸州城垣”是明清时期系宋城基础发展而来的,在四川现有的7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,“泸州城垣”是仅存的明代城墙。刘国强一行对每一处古城墙都进行了实地考察,触摸着饱含浓浓历史韵味的石砖,行走在古老而沧桑的泸州城垣边。刘国强指出,要有保护文物的意识,这些都是泸州的历史印记,一定要好好保护起来。随后,刘国强等市领导来到大河街联一大楼,大楼处在城区繁荣地带,已有近百年历史,见证了泸州商贸文化传承与城市的发展,建筑至今依然完好,是城区内少有的文物建筑。大楼从形制、材质、建筑工艺和结构方面,完整地反映了始建时真实状况,为研究民国时期建筑工艺提供了典型实例。刘国强兴致勃勃地考察了每一层楼,当看到这座近百年建筑依旧完好时,他感慨道:要好好保护这些老建筑,给后人留点东西。在朱家山东华诗社旧址,刘国强指出,朱家山东华诗社旧址是朱德同志早年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,这是泸州宝贵的革命文化遗产,具有重要纪念意义,应该加强保护与利用,使之成为弘扬传统文化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。朱家山东华诗社旧址位于江阳北路干道与南极路口交汇处,占地面积约3200平方米,建筑面积866 平方米。1916年至1920年,护国、护法战争期间,朱德驻防泸州时在这里组织东华诗社,以诗言志,宣传革命。
刘国强等市领导还登上雄伟的龙透关。龙透关是泸州起义的发生地。1926年12月1 日,中共重庆地委领导的泸州起义爆发, 刘伯承任前线总指挥,于1927年1月到达泸州,在龙透关与刘湘指挥的军队决战,为武装起义写下了光辉的一页。在这里,刘国强仔细了解了龙透关的历史,并表示,泸州的历史文化底蕴的确太深厚了,一座关、一道门处处都反映历史,处处都有历史的痕迹。泸州是历史文化名城,建设大城市,更要保护好这些古建筑、古遗址。在调研中,刘国强要求,在文物维修过程中要坚持高质量和保持原貌的原则,3个区的重要文物保护专项规划要尽快出台。今后,在城市建设和改造过程中要认真听取文物保护专家的意见,在做好文物保护的同时加以开发利用,使之成为我市的优秀旅游资源,并形成旅游产业链,从而使泸州的文化产业、旅游产业迈上新台阶。在城市建设工作中,文物部门一定要有话语权,要做好前期把关工作。